中醫學理---五臟之間的關係--心與肺

2011022710:00
五臟之間的關係

十二經脈中,相互間有表裏關係和陰陽配偶。由於四肢內側為陰、外側為陽;臟為陰、腑為陽。所以,行於上肢的是手經,行於下肢的是足經。行於四肢內側的為陰經,屬臟;行於四肢外側的為陽經,屬腑。
由於十二經脈分布於上、下肢的內、外兩側,共有四個側面,所以,每一個側面各有三條經脈分布。如此,外通四肢的陰經和陽經各有三條,總共有十二條,分別為手三陰經、手三陽經、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。三陰經為太陰、少陰、厥陰經,三陽經為陽明、太陽、少陽經。此三陰、三陽是從各經的氣血盛衰而定命,陰氣最盛的為太(大盛)陰,其次為少(初生未充)陰,再次為厥陰(太少二陰交盡,陰氣消盡);陽氣最盛的是陽明(兩陽合明,陽氣盛極),其次為太陽,再次為少陽。
臟與臟生理活動之間的相互關係,在理論上,多是以彼此五行生剋關係為基礎,以各臟氣的生理功能來闡釋。在病理上,則多依母子和乘侮關係說明。這種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約的相生相制關係,維持著內臟功能的平衡和協調。
心與肺心主血,肺主氣、司呼吸。心與肺,是氣和血相互依存、相互為用的關係。由於肺氣的推動,血液才能在經絡中運行不息,且所有經絡內的血液,都要先匯聚於肺臟,然後再營運於全身;氣的運行也需要血的運載,即氣寓於血中。因此,氣、血二者不可分離。
心與肺在病理上會相互影響。心屬火,其性為上炎,上炎就會傷到罩在心之上如華蓋般的肺,而引起咳嗽;反之,若肺熱又將會引起心中煩悶。
宗氣(存積於胸中之氣)具有通心脈、司呼吸的作用,並維持和加強心主血脈和肺主氣的生理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