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與易經2

2010122310:00
人體構造

中醫學中所說的人體是由內臟和四肢、百骸(百骨)、五官(五感)、皮、毛、肌、肉、血、脈等所構成。
內臟依性質和機能,分為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等「五臟」(若加上包在心臟外面,用來保護心臟的心包絡,就成為六臟),膽、小腸、胃、大腸、膀胱、三焦等「六腑」,以及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、女子胞(子宮)等「奇恒之府」。其中,膽屬六腑,同時也屬奇恒之府。
這些臟腑,為中醫學的獨特見解,除了指臟器的實質外,更強調它們的功能活動,以及各臟器之間所呈現相互密切聯繫的生理、病理變化的反映,是身體有機的綜合體,並非單純如西醫的解剖學立場來看,是各自獨立的。
臟腑雖各有獨立的性質與機能,其生理活動或病理變化之前,是有著相互密切的關係。臟與臟相互連結、制約,以維持平衡;臟與腑相合,則完成綜合的動力。這種關係並不只是在臟腑之間,也存在於各臟腑和身體各組織、各器官,甚至於感情活動中。臟腑的生理或病理,與自然環境、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,受其影響而活動,並產生變化。
臟與腑同屬貯藏營養物資的內臟,五臟多為實質性臟器,六腑多屬空腔器官。五臟依六腑的活動,化生和貯藏從六腑所得的精氣,藏而不瀉,滿而不實(精氣為滿);六腑從事飲食水穀物的消化、傳輸、吸收、變化,受清泌濁,瀉而不藏,實而不滿(水榖為實),故﹁臟宜藏,腑宜通﹂。臟與腑的分工合作,相互配合,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。
奇恒之府異於一般的臟器,它包含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、子宮等六個臟器。係稟地氣(由飲食物得來)所生,藏於陰而象於地,故藏而不瀉,實而不虛。其形體上多屬中空而與腑相似,功能上卻又類似於臟的貯藏精氣之作用,既不能稱它為臟,也不能將它歸類於腑。所以,特別自成為奇恒之府。奇恒之府中,除膽以外,其餘臟器都無表裏的配合,也無五行的配屬。
五官為目(眼)、舌、口(唇)、鼻、耳五種感覺器官。
氣、血、津液、精是構成人體、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資,它們皆是由飲食物中的精華變化而成,貯藏或周流分部於全身,將養分補給身體各部分。氣、血、津液的生成,及其在體內進行新陳代謝,都須依賴臟腑、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;而這些生理活動也須依靠氣的推動與溫煦,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潤與濡養。因此,氣、血、津液與臟腑、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,始終維持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。腎臟中所藏的精,與人體的生長、發育和生殖,都有直接的關係。
經絡包含經脈和絡脈。經脈為上下直行脈的幹線,絡是左右橫行脈的旁枝。經絡如網狀般互相貫串分布於全身上下、左右、前後、內外,或深或淺的把五臟、六腑、頭面、軀幹、四肢等都聯繫起來,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,進行一切正常而協調的生命活動,運行氣、血、津液,遍及全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