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與易經16---五臟--脾3

2011012310:00
脾的主要生理功能

主運化:日常飲食物由口咀嚼、吞嚥,經過食道,由胃受納、腐熟、消磨,初步消化後,下送於小腸進一步消化,並經其「泌別清濁」作用,「清」的水榖精華,由脾攝取、吸收,轉化為各種營養成分,透過營氣,由脾的傳輸和分配作用,上輸於肺,再由肺氣的宣發和肅降擴散運動,散布滋養全身,外達於肌腠、皮毛;「濁」的代謝水液,一些化為汗液經由皮膚排出體外,一部分經由腎,下達膀胱而為尿,再排出體外。
脾運化養分和運化代謝水液的功能,是互相聯繫的,養分若能正常的消化、吸收、傳輸,代謝水液就無法產生;反之,代謝水液得到正常的運化,則不會影響養分的消化、吸收和傳輸。脾的運化功能,依賴於脾氣的運化作用而完成。
人體的生理活動,全賴於氣與血。氣、血的生成,又源自於脾消化、吸收飲食物的精華,所以脾、胃為「後天之本」、「氣血生化之源」。脾胃健壯,則食慾旺盛,因而才有足夠的營養,維持身體健康,卻病延年,這在防治疾病和養生抗衰老方面很重要。脾若虛弱,則代謝水液在體內停滯不化,容易形成溼、痰等病理產物,甚至於出現水腫。所以,脾喜燥而惡濕。日常生活中,切勿暴飲暴食,或過飽過飢,飲食也勿過寒或過熱,以免損傷脾胃。
主升清:升清,是指對飲食物的營養,藉由脾氣的上升而上輸於心、肺、頭、眼,由心、肺化生為氣、血,營養全身;降濁,是指對飲食物的殘渣,由胃氣向下推動,經由小腸、大腸而逐級下降,最後形成糟粕,排出體外。所以,脾氣宜升,生則運化順利正常。脾氣的上升,還具有防止人體內臟下垂的作用。
胃為陽腑,性燥;脾為陰臟,性濕。以脾濕濟胃燥,以胃燥制脾濕,和衷共濟,才能維持人體生理的相對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