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與易經11---五臟--心2

2011011710:00
心在志為喜:在正常情況下,喜則心情舒暢、歡愉,氣血調和,對人體是一種良性的刺激,有益於身體健康。但是,突然的暴喜,或喜樂過度,將使心氣渙散,耗傷心神。由於心神統攝五志,所以異常的怒、思、悲、恐、喜都會損傷到心神。
心在液為汗:汗,為身體內的津液,散布於肌膚表面,由汗孔排出體外。出汗是由於體內的陽氣蒸化陰液,調節體溫的結果。在正常情況下,汗液的排泄,常感覺不出來,僅肌膚潤澤而已。
心在體主脈,其華在面:血脈與心相連,遍布於全身,心主血,而充其脈。面部的血脈特別豐密,其所顯現的色澤光彩變化,可反映血脈的氣血運行狀態,推測心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。正常時面色紅潤光澤,血虛時面白神疲、憔悴無華。
心開竅於舌:舌由許多橫紋肌所組成,內有許多血管、神經和腺體,外表敷有薄而透明的黏膜。由於舌無表皮覆蓋,所以,比面部更能靈敏地反映心臟和血脈的生理功能狀態。若心臟的功能正常,舌體紅潤、柔軟、運動靈活,語言流利,味覺靈敏;心熱則舌赤爛;心虛則色淡。
心氣通於舌,是經由手少陰心經而相互連結。舌還和脾、腎、肝相聯繫。舌苔的形成是由於胃氣上蒸所致,故舌也能反映脾、胃的生理狀況。